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痛经

首页 > 妇科 > 痛经 > 治疗 > 正文

中医治疗痛经的两个方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中医治疗痛经的两个方法


据调查,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与行经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有关,子宫肌层缺血缺氧,产生下腹痉挛性疼痛。

1、中药内服

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型,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方用自拟活血止痛饮加减:红花15g,益母草20g,生地、当归、川芎、皂刺、五灵脂、橘皮各15g,公英、桂枝各lOg,炙草6g。

伴小腹冷痛,得热则减加吴茱萸、艾叶各9g,乌药10g;伴小腹空坠不适,月经量少,色淡,加黄芪30g,党参15g,升麻6g;伴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加续断、巴戟天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10天1疗程,于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服用。一般需连用2~3个疗程。

2、中药外用

艾叶、肉桂、小茴各10g,共为末,加入红酒调成糊状,于经前常规消毒神阙穴后外敷于此处,用胶布固定,2天换1次,连用5次为1疗程,痛甚时可用热水袋外敷,可用2~3个疗程。

活血止痛饮中红花、五灵脂、丹参、桃仁活血化瘀,通行血液,益母草、当归、川芎、橘皮、枳实、理气行血,桂枝温通经脉,使气血流通,公英、皂刺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白芍缓急止痛,香附疏肝理气,方中诸药共行活血化瘀,行滞止痛之功。

益母草能兴奋子宫平滑肌,使子宫不规则自发性收缩变成有规律的收缩,当归对子宫平滑肌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其挥发成分有明显镇痛作用。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具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降低血黏度、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达到消炎止痛、调节内分泌作用。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