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炎是生育年龄妇女的常见病,分急性与慢性,而以慢性者多见,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因分娩、流产或手术引起的子宫颈裂伤或外翻,受到病原菌的侵袭所致。
中医所说的带下病是指白带量过多,伴有色、质、气味的异常,或出现全身、局部症状者,因而有“清带不离乎湿”的说法,而带下病就与湿邪有关。可采用以下几种中药疗法:
1、湿热下注表现:带下量多,色黄白或为脓性,或带血丝。性交痛或性交后阴道出血。腰酸坠胀,腹胀下坠,或有小便频数疼痛、阴痒,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中成药:①妇炎平胶囊,每次4~6丸,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②子宫丸,每次9克,每日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食疗: ①扁豆花9克,椿白皮12克,均用纱布包好后,加水200亳升,煎取150毫升,分次饮用一般1周取效。 ②新蚕砂30克(布包),苡米30克,放瓦锅内加水适量煎服,每天1次,连服5~7天。
2、脾肾亏虚 表现:带下量多清稀,绵绵不断,食少神疲,腰膝酸软,面色无华,或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或腻,脉濡缓。
中成药:①止带丸,每次3~6克,每日2~3次,饭后温开水送服。 ②茸坤丸,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食疗:①鹿茸6克,白果仁30,淮山药30克,猪膀胱1具。先将猪膀胱洗净,将诸药捣碎,装入猪膀胱内,扎紧膀胱口,文火(小火)炖至烂熟,入食盐少许调味,药、肉、汤同服食。 ②杜仲30克(布包),粳米30~60克,同煮为粥,去药渣,食粥。每天1剂,连食7~8剂。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