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子宫肌瘤

首页 > 妇科 > 子宫肌瘤 > 护理 > 正文

子宫肌瘤出血的发病机制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9日

?蛞皆和?011-04-23我要评论

导读:子宫异常出血是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其中以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等周期性出血最多见,偶有不规则或持续性非周期性出血。出血异常主要由壁间肌瘤和黏膜下肌瘤所引起,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异常子宫出血。而壁间肌瘤多发生周期性出血黏膜下肌瘤有时可表现为不规则出血。

子宫肌瘤出血的发病机制

用B超检查30岁以上妇女的子宫,有肌瘤者占20%以上,但只有一小部分出现症状。在妇科常规检查中,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而月经周期正常、无异常出血者也不少。因此肌瘤异常出血不仅决定于肌瘤的大小,还决定于肌瘤所在部位、是否伴有子宫内膜生长发育异常等。

黏膜下肌瘤仅占子宫肌瘤的10%,可是占异常出血的一半以上。甚至极小的肌瘤也可改变血管对内膜的灌流量,使内膜失活而引起不规则间断性或持续性出血。肌瘤导致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宫腔增大导致内膜表面积增大。据Segal测量,子宫内膜正常面积仅15cm2 ,而有大肌瘤时面积可增大到224.5cm2。由于肿瘤的阻塞使宫腔变形,常使内膜脱落不正常,行经时可出现内膜不规则脱落状态。

2、子宫肌层的节律性收缩因肌瘤的存在而受到阻碍。显着弯曲的螺旋动脉不能受到压缩而发生持久性严重出血。

3、FarterBrown(1970年)发现子宫呈多血管状态,内膜及肌层内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使某些不明原因的子宫肌瘤出血得到了解释。

4、肌瘤病人常由于雌激素(E)过高而并存子宫内膜增殖及息肉,致月经量多,且出血量与日俱增,月经持续时间逐渐延长。

5、突向宫腔的肌瘤对内膜有机械性压迫,阻断了正常的淋巴及静脉循环,常使被覆的内膜萎缩、变薄、充血、水肿,并有较大的静脉窦。行经时内膜剥脱,静脉窦开放,导致大量静脉性出血。

6、黏膜下肌瘤完全突出到宫腔,形成较长的蒂,由于血供不足或继发感染,引起表面黏膜破坏、溃疡形成,可引起程度不等的不规则或持续性出血。(责任编辑:石衣)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