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怎样认识乳髓癌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乳腺癌的记载,比英国的泥杰发现此病早1200一1300年。古代医学家形象地把乳腺癌称做力“乳岩”,可见,当时对乳腺疡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认识,其中一些至今仍然指导着中医临床。
历代医书对乳腺癌豹形成、治疗都有大量的叙述。《肘后备急方》指出:“若恶核肿结不肯散”,“痈结肿坚如石,或如大楼,色不变,或做石佣不消”,‘若发肿至坚而有报考,名曰石痈”等描写乳腺癌的石样硬度,成为我国医学文献中乳岩命名的起源。
《诸病源候沦》记载:“肿而皮强,上如牛领之皮,渭之疽也”,均符合对乳腺癌中杨皮样水肿的描述,成为后世医家对本病认识的基础。《妇人良方》的描述尤为详尽:“若初起,内缩小核,若如鳖棋子,不赤不痛,积之岁月渐大,姻岩崩破,如熟石榴,或内濒深洞,血水滴沥……”十分符合乳腺癌的晚期表现,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