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网2011-04-15我要评论
月经过少是怎么回事?
专家指出,月经稀少是月经失调的一种表现,包括月经稀发与月经过少两种情况。
月经稀发是指月经周期延长超过35-40天以上者,而且常常不太规则,多数月经稀发的病人每年仅来月经3~4次,而经量和经期持续天数还大致正常。虽然可以有排卵现象,但多数不易生育。
我们知道,排卵日一般是在下一次月经第一天往前择算14天,道理在于黄体的生命期是比较固定的,从排卵形成黄体,到黄体退化、月经来潮,是14天左右,所以,既然下一次月经已经来潮,排卵自然就发生在往前14天左右。
至于卵泡成熟、排卵的时期倒是不太固定,有人长些,有人短些,所以月经周期也有长有短;月经稀发虽然是卵巢机能不良的表现,主要是排卵延迟,而排卵距下次月经还是14天,于是周期就延长了。
月经过少是指月经周期不变,但月经量少或经期短或二者合并存在的情况下,有的妇女月经虽少,但不影响受孕,有的则多年持续月经过少,终于闭经。月经过少与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量过少有关。特别是缺少孕激素时,子宫内膜不能很好地形成肥厚的分泌期内膜,所以行经时崩解的子宫内膜少,经血自然也少。
月经稀发和月经过少两种情况常为闭经的先驱,时间久了多发展为闭经。
40岁以后,月经过少往往是绝经期的前兆,这是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责任编辑:石衣)
相关阅读
图片新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