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网2011-07-29我要评论
2011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决议认定的第一个“世界肝炎日”。据悉,我国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数量达到4000万,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沉默的杀手”。
丙肝不易察觉
据专家介绍,丙肝的传播渠道主要是三种,即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与乙肝相比,丙肝的死亡率更高。丙型肝炎潜伏期可能长达20年,临床病症小,难以察觉,人们关注度也不高。八成丙肝无症状,病情呈隐匿性发展,不利于病情的及早发现。潜伏期可长达15至20年,肝脏持续遭受慢性损害,易转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90%丙肝患者未能正规治疗,贻误了病情,加速了病情恶化的速度。
目前丙肝的预防更加强调主观能动性,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感染丙肝病毒的患者。具体包括:
第一,取缔非法采供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能乱输血。
第二,继续强制推行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做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筛查,必须是阴性者才能献血或捐献器官。
第三,夫妻如果计划要小宝宝时,在怀孕前双方做一次丙型肝炎病毒标准物检查。
第四,每个输血后的病人,要定期查肝功和抗-HBC。
第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责任编辑:小光)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