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子宫肌瘤

首页 > 妇科 > 子宫肌瘤 > 治疗 > 正文

治疗子宫肌瘤有了“饿死”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8日

本报讯(记者衣晓峰通讯员潘建清庄磊)大庆市某钻井公司38岁的陈女士,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多发子宫肌瘤,直径最大13厘米,最小7厘米。执意不肯手术的她,最终选择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子宫肌瘤聚乙烯醇微粒动脉栓塞术”,结果半年后肌瘤直径已缩至2厘米以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开展这项介入疗法一年半,大庆油田总医院介入放

本报讯(记者衣晓峰通讯员潘建清庄磊)大庆市某钻井公司38岁的陈女士,体检中被查出患有多发子宫肌瘤,直径最大13厘米,最小7厘米。执意不肯手术的她,最终选择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接受“子宫肌瘤聚乙烯醇微粒动脉栓塞术”,结果半年后肌瘤直径已缩至2厘米以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开展这项介入疗法一年半,大庆油田总医

院介入放射科已为39例子宫肌瘤妇女解除了隐疾。

此项介入治疗新技术,是在腹股沟处局部麻醉,切开3~4毫米小口,在数字减影机的引导下,将聚乙烯醇微粒通过导管栓塞住子宫肌瘤供血动脉,使肌瘤营养阻断,瘤体变性、坏死、纤维化,最终使瘤体体积缩小,症状解除。与传统开刀切除肌瘤、甚至摘除整个子宫的作法相比,该法创伤小,无大切口,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不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部分患者可保住生育功能。

自开展这一新技术至今,该院介入放射科科主任党建波等人已为39例病人进行了有效的治疗。这些妇女年龄在26~55岁之间,肌瘤有单发、多发,瘤体多见于黏膜下层、肌层或浆膜层。接受介入疗法后,平均3~7天出院。术后经b超复查,3个月后肌瘤缩小30%,6个月缩小50%,一年后接近完全消失或纤维化,术前症状均告消除。

相关阅读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