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很容易出现扩散转移,一旦出现治疗起来很难,也不利于患者控制病情,而不同的扩散转移会表现出不同的乳腺癌的扩散转移症状。注意这些现象,做好及时的对症治疗,减少乳腺癌对患者的伤害。
乳腺癌的扩散转移症状:
1、炎性乳腺癌:又称急性乳腺癌,是癌细胞广泛浸入皮内淋巴管网后,引起的皮肤呈炎症样表现。首发症状为乳房肿大、发红、变硬、伴疼痛及皮肤水肿,开始比较局限,不久即扩大到大部分乳腺。触及时可感觉表面皮肤温度升高。
2、局部扩散:乳腺癌绝大多数起原于乳腺导管上皮,其在乳房内的生长机制有多种。肿瘤细胞繁殖增多,向周围组织浸润,多发病灶互相融合,使肿块增大。另外,肿瘤细胞由导管内向导管外蔓延,侵犯淋巴管,向心扩散到乳晕下淋巴网,导致继发灶出现。
3、淋巴道播散:前已述及,乳房有丰富的淋巴网,乳腺癌病人淋巴结转移率很高,最多为腋下,其次为锁骨下及锁骨上淋巴结,一些膈肌及肝脏转移灶也'由于乳房有间接达到的淋巴回流途径而发生。还因为双侧乳房存在交通淋巴管,也可发生对侧乳腺的转移播散。即使临床是未能触及腋下肿大淋巴结,术中仍发现有1/3左右的病例已经出现了腋下淋巴结的转移。发生在内侧或中央的乳腺癌多向内乳淋巴链引流,进而进入胸导管(左侧)和右淋巴导管(右侧)。内乳淋巴结和腋淋巴结为乳腺癌转移的第一站,锁骨上淋巴结为第二站,此站淋巴结转移的发生标志着乳腺癌已属晚期。
4、血行播散:乳腺癌通过血道播散发生远隔部位转移的能力较强,出现也较早,可以发生在淋巴结转移灶出现之前。多数乳腺癌血行播散是继发于淋巴结转移后,也可直接侵入血管引起远处转移。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和病理类型有关。最常见为肺,其次为骨、肝、软组织、脑、肾上腺、肾、卵巢及骨髓等。
(1)肺转移: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后,侵入了中央的大淋巴结,流入胸导管或右淋巴管,然后注入颈根部的左或右无名静脉,再经心入肺,在肺毛细血管内停留、生长,并侵出血管形成转移癌。
(2)骨转移:肋间静脉是乳房引流诸静脉中最重要的一支,其可将来自乳房的癌细胞收集而后注入与其有吻合通道的脊椎静脉及脊椎静脉丛,这是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重要通道。因而,骨转移最常见于胸、腰椎及骨盆,其次为肋骨、股骨。病理表现为溶骨性改变。
(3)肝转移:多数肝转移癌仍是由血行播散实现的。发生转移的早期一般无明显症状,乏力、纳差、厌油腻等均为非特异性。多为在发现原发灶或淋巴转移灶后常规体检做B超或CT发现。肝转移灶出现后,在治疗方面应求助于介入手段行化疗。
(4)胸腔积液:发生胸腔积液的机制有两个。其一,胸膜转移,多伴肺转移,也可单纯胸膜转移,胸水为血性,细胞学检查为阳性。其二,大量的癌细胞在一些大的淋巴管内形成癌栓并阻塞之,造成胸腔积液,多不伴肺转移,伴浆膜积液,积液多为非血性。另外,乳腺癌若发生纵隔转移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时也可出现胸腔积液,机制雷同。
(5)脑转移:也较常见,疗效欠佳。发现乳腺癌原发灶后,通过颅脑CT扫描有助于确诊。
相关阅读:乳腺癌晚期症状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