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乳腺癌

首页 > 妇科 > 乳腺癌 > 介绍 > 正文

乳癌患者可活得更美更好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3日

     辽宁省肿瘤医院乳腺科张斌教授告诉记者,乳腺癌易发生血行播散,即使是“早期”癌也常常已经存在周身的亚临床转移,因此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乳腺癌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加强乳腺癌的全身治疗(主要是化疗或者加上内分泌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化疗已成为浸润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传统上对于可手术的乳腺癌,化疗多在术后应用,称为辅助化疗。   而近年来新辅助化疗的兴起则是乳腺癌全身治疗中的又一里程碑。区别于传统的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强调的是在手术前先行施以化疗,以期使肿瘤缩小从而使手术易于切除,甚至可以使一些原本肿瘤无法切除的患者经过化疗后获得手术机会。   新辅助化疗问世后面对的第一个“顽敌”就是扩大根治术、手术加放疗等“十八般武艺”都未能降服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LABC病例属于Ⅲ期,区域淋巴结转移严重,手术切除困难或者干脆就无法切除。然而,仅仅经过3~4个周期的术前联合化疗后,60%~80%的乳癌肿块缩小了50%以上,并最终使得曾不可一世的LABC肿块成为外科医生的“刀下之鬼”,大大提高了肿瘤的切除率和根治效果,并使已经存在的周身亚临床转移灶得以控制,生存率明显改善。专家应用由新辅助化疗演进而来的“三明治”疗法,即诱导化疗(术前化疗)—局部治疗(手术或加放疗)—巩固化疗,对临床无远处转移的炎性乳腺癌(属于LABC)进行治疗,病人5年生存率由原来的低于10%(单纯局部治疗)提高到40%;而采用剂量和时间强化的新辅助化疗对付LABC,更可以获得5年生存率高达76%的可喜成绩。   迄今,新辅助化疗在成为传统上难于手术的LABC常规疗法的同时,在对付可手术的乳腺癌时也同样“身手不凡”。张斌曾对500多例能够进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Ⅱ期、Ⅲ期患者进行了多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能够明显提高这些患者的10年生存率和远期疗效。国外的研究也证实,新辅助化疗在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方面要优于术后辅助化疗。      如果说,新辅助化疗主要解决的是晚期乳癌患者存活方面问题(即活得更长)的话,保守性手术加放疗(CSRT)重点针对的就是如何改善早期乳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即活得更好)。在很多情况下,保留乳房美观也就保留了乳癌患者的尊严,从而重拾生活信心,乐观地面对人生。   既往对于乳癌切除的认识总是切得越多越好、越保险,从“根治术”发展到“扩大根治术”甚至“超根治术”,然而这些做法不仅没   然而,尽管我国保乳手术后随访10年的疗效与国外最好的结果相仿(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为92.5%,保留乳房美观效果优良率为86.5%),当前却仍以改良根治术为主要术式,保乳手术开展较晚,总的病例数也比较有限。其原因林林总总:有些患者甚至部分医生总担心保留乳房会遗留后患,或者认为只有根治术才彻底,同时外科技术、放疗设施以及医疗经费的限制也是原因之一,另外也不排除早期确诊病例少、国人妇女乳房普遍偏小等客观因素。但张斌认为,思想认识的保守和偏差是主因。   另一个误区则在于CSRT的不规范治疗,而这常导致各种严重后果。比如,对浸润性癌仅行肿瘤局部切除,既不作腋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也未予放疗(保乳手术后不做放疗的局部复发率高达35%、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85%),招致乳房内或腋窝处肿瘤复发;只满足于保留乳房,不讲求乳房的美观效果;为防止复发而加大放射剂量导致乳房水肿、变硬,失去了保乳的意义;等。这种仅凭片面的理解进行保乳治疗,会给病人带来不可挽救的损失和终身遗憾。   张斌指出,严格掌握保乳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证,具备良好的手术操作技能,熟练掌握放疗技术才能够确保CSRT治疗的成功。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