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滴虫性阴道炎症中医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症中医治疗你了解吗?关于滴虫性阴道炎症中医治疗,在这里为您解答。 主要特点是外阴和阴道瘙痒,白带镜检可找到白色念珠菌。多发生于群居和用坐式马桶的单位或公厕。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阴痒。 【病因病理】 1.湿热下注平
主要特点是外阴和阴道瘙痒,白带镜检可找到白色念珠菌。多发生于群居和用坐式马桶的单位或公厕。本病相当于中医的"阴痒"。
【病因病理】
1.湿热下注平时疏忽起居卫生,湿热病邪入侵下注阴户而致。
2.脾虚生湿素体脾虚,脾虚生湿,湿注下焦,久而湿腐而生霉菌。
【诊断要点】
1.依据阴部瘙痒,带多如豆渣状或白凝状,白带镜检可找到白色念珠菌而确诊。
2.应与滴虫性阴道炎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1.湿热下注阴部瘙痒,带多如豆渣样,外阴有时因痒搔破而红肿或破溃疼痛,日苦心烦,白带镜检找到白色念珠菌。苔薄黄腻,脉弦滑。
2.脾虚生湿阴部瘙痒,带多色白呈豆渣样,倦怠乏力,胸脘满闷,纳食减少,苔薄白腻,脉细滑。
【分型治疗】
1.湿热下注治法:清热利湿止痒。
方药:易黄汤加减。
淮山药10克黄柏9克车前子10克(包煎)土茯苓15克藿香10克地肤子12克白鲜皮10克炙甘草等。
2.脾虚生湿治法:健脾利湿止痒。
方药:完带汤加减。
白术10克山药10克苍术9克陈皮6克车前子9克(包煎)苦参6克地肤子9克茯苓10克藿香等。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