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二类。原发性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最常见于25岁以下未婚未产的妇女,大多在初潮后12月发病,大多到育龄、婚后会缓解,甚至症状消失。继发性痛经有明确的病因,常见于育龄妇女,特别是30岁后的已婚妇女,其生殖器官发生了器质性病变,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活动受限、有压痛;附件增粗或片状增厚、有压痛。须到正规医院看医生,通过对症治疗好原发病,才能消除症状。
许多女性认为痛经忍忍就过去了,不知到这样一忍就惹处大麻烦了,痛经背后隐藏着许多妇科疾病,就可能延误了多种妇科疾病的治疗,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生殖道畸形尽管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但若存在也会让女性痛不欲生。且治疗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可能就是手术了。
痛经与生殖道畸形的关系:
1.处女膜闭锁系泌尿生殖窦上皮增生的下界未向外阴前庭贯穿所致,如子宫及阴道发育正常,则初潮后每月经血潴留于阴道、子宫、输卵管而引起积血。
(1)临床表现:其临床特点为原发性痛经,有逐渐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严重者常伴有便秘、尿频或尿潴留,因症状重而来急诊就医。下腹正中可扪及包块,处女膜无孔或形成透紫膨隆膜,自该处穿刺可抽出不凝的深褐色或暗红色血液。肛查时积血包块突向直肠,张力大,有压痛。
(2)处理:一旦确诊后应立即行X形切开处女膜,引流阴道积血,常规探查子宫颈,自颈口引流子宫及办理卵管积血,并予以抗感染药物。
2.完全性阴道横膈 系两侧副中肾管会合后,其末端与泌尿生殖窦相接处未贯通所致。此类情况不多见,其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表现与处女膜闭锁极为相似,处理方法为阴道横膈切开术。
3.阴道斜膈为类似双子宫双阴道一类的先天性畸形。其特点为双子宫及不对称的阴道畸形。阴道纵膈斜向附着于一侧阴道壁,形成一个盲管,将该侧宫颈遮蔽在内。膈的后方与宫颈之间有一个腔,称为膈后腔。此类畸形均伴有斜膈同侧的肾脏和输尿管发育不全。斜膈的起因可能是患侧苗勒管向下方延伸时未能达到泌尿生殖窦与后者接通,因之形成一个盲端。痛经是其最常见的症状,发生率高达80%。因斜膈侧的子宫所产生的经血无法排出,因此初潮后不久即出现严重之痛经,伴有胀、坠、憋的感觉,与处女膜闭锁引起之阴道积血症状相似。积血严重者可造成排便困难,如斜膈处有一小孔,可出现阴道流脓。
此病容易漏诊,如能认识此类畸形的特点,则不难诊断。遇以痛经为主诉的年轻患者,若一侧穹窿与阴道壁上触到囊性肿物,通过穿刺自肿物内抽出巧克力状的陈旧血液,则诊断基本肯定。如B超检查发现双子宫畸形,并包块同侧肾脏缺如,即可肯定诊断。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