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半数以上的已婚妇女都可能发生。 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白带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为黄色或脓样,伴有息肉形成时,可产生血性白带或房后出血。当炎症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坠胀和痛经。这些症状在月经前后加重,有时还伴有尿频、排尿困难以及月经不调、不孕等。还会引发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囊肿等。
宫颈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慢性宫颈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宫颈炎多见于经产妇。少数患者为急性宫颈炎症未经治愈或治疗不彻底,转为慢性。
慢性宫颈炎属中医妇科学中“带下病”的范畴。它的发病机理是因湿邪为患,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而为病。湿邪的产生或因脾虚失运,水湿不化;或因肾虚失固,封藏失司;或因摄生不慎,感受外来湿邪。故本病可分为湿热型和脾、肾虚型。
一、湿热型:证见带下量多,色黄白相兼,为脓性或带血丝,腰酸坠胀、腹胀下坠,阴痒痛、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热去湿止带,方药:猪苓、土茯苓、赤芍、丹皮、败酱草各15克,栀子、泽泻、车前子、牛膝各10克,生甘草6克,共水煎服!
中成药如:妇科千金片、金鸡胶囊、抗宫炎片,按说明书服药。
食疗:扁豆30克、赤豆20克加米煮粥服。
二、脾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有臭味。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或腻,脉缓或弱。
方用完带汤:白术、山药、党参、车前子、苍术、白芍各15克、白芷10克、扁豆30克、柴胡、甘草各6克。共水煎服!
中成药:人参健脾片、参苓白术丸、归脾丸、温经白带丸。
二、肾虚型:可分为肾阳虚和肾阴虚。
1、肾阳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清稀、腰酸如折、倦怠无力,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方用:党参30克、山萸肉15、杜仲15克、枸杞15克、熟地20克、当归15克、山药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金樱子20克、菟丝子20克、甘草6克,共水煎服!
中成药用:参茸丸、人参养荣丸、滋肾育胎丸等。
食疗: 杜仲30克、巴戟20克、党参20、红枣20克、粳米50克同煮粥,连食7~8天。
2、肾阴虚型:症见带下量多,色白质粘,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或数。
方用:知母15克、黄柏10克、生地20克、丹皮15克、泽泻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20克、鱼腥草20克、茯苓15克,共水煎服!
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都可,服药时用淡盐水送服!
中医治疗慢性宫颈炎是采取内、外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内治即辨证分型论治,外治包括局部上药、熏洗及冲洗等,所以简单介绍如下:
1、熏洗法:野菊花、 紫花地丁、 公英、半枝莲、 丝瓜络各30克。将几味药同煎,熏洗其局部,每日1次,7日为1疗程。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带的功效,可用于湿热型子宫颈炎。
2、冲洗法:可直接到药店购买洁尔阴、妇炎洁或苦参洗液等,按说明书冲洗则可!
3、外用药:苦参栓或消糜栓,放入宫颈处,每晚清洁后上药。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