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皆和?009-11-07我要评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乳腺癌的检出率急速增长,进入21世纪,其全球发病率上升势头虽有所减缓但仍逾100例/10万人,其患病人数也居高不下。
据美国癌症学会估计,2008年美国女性乳腺癌的新发病例数仍逾25万例(包括浸润性癌及原位癌),占所有女性癌症发病人数的26%。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在近30年间持续上升,我国乳腺癌普遍存在着发病年龄较欧美等西方国家提前5~10岁的特点。
尽管国际上对于年轻乳腺癌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其分界从30岁、35岁、40岁到50岁不等,但毋庸置疑的是,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不良预后近年来已逐渐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流行病学
西方年轻乳腺癌概况
近年来,全球年轻乳腺癌的发病率虽无显著增长,但绝对人数略有上升。布林顿(Brinton)等报告,根据监测、流行病学与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的统计,美国<40岁女性罹患乳腺癌的例数从1992-1995年的6460例增长至2000-2004年的8270例,其中浸润性癌的例数从5751例增长至7255例(表1)。
美国癌症学会估计,2005年<40岁的女性新发乳腺癌的比率占所有年龄发病率的4.1%(浸润性癌9510例,占4.5%;原位癌1600例,占2.7%;死亡1110例,占2.7%)。且<40岁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40岁以上发病者(82%对89%)。根据马加德(Maggard)等的报告,<35岁年轻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更低,仅为74.3%。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尽管在>40岁女性中,白人乳腺癌的发病率较黑人高,但与此相反,在<40岁的女性中,黑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白人(16.8例/10万人对15.1例/10万人)。这两种人群存在着显著的交叉(cross-over)现象,而年轻黑人女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也较白人女性差,可能与黑人中BRCA1/BRCA2基因突变率较高及多次分娩后短时期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有关。(责任编辑:陈妩霞)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