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子宫肌瘤

首页 > 妇科 > 子宫肌瘤 > 治疗 > 正文

子宫肌瘤用药配合月经周期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9日

来源:39健康网2014-07-02我要评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疾病,好发于35岁以上,症状轻者造成月经不规则,严重恐导致不孕,最后甚至需切除子宫预防复发。不过,一名35岁未婚未育的林小姐,子宫共藏了6颗2至5公分不等的肌瘤,为保留日后怀孕的机会,接受中医运用月经周期疗法调理体质,3个月可见肌瘤明显缩小,免于摘除子宫的命运。

林小姐平日生活压力大、容易疲倦,月经来有血块、量多、闷痛等症状,排便正常,却经常感觉口干、频尿、腰痠,接受西医检查发现子宫长了3颗5公分大小的子宫肌瘤,另有3颗左右的2至3公分肌瘤,病况严重让妇产科医师建议手术切除子宫,但考虑到未来仍想怀孕生子,改而找中医协助,寻求最后一线「生」机。

收治患者的陈玫妃中医师诊断后发现,林小姐的月经脉弦、细、沉,白腻苔,舌青黯,肝肾虚损,夹杂肝郁、气滞、痰瘀与热互结等症状,因此运用中医月经周期、阶段性的疗法来调理。连续治疗3个月后,肌瘤明显缩小,每颗平均缩小1.5至2公分。

子宫肌瘤本病是血瘀 内分泌影响大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增生所致,为妇科常见的良性平滑肌瘤,西方医学认为形成原因与女性的内分泌雌性激素有关;传统中则认为子宫肌瘤的致病根本是「血瘀」,包括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和痰湿互结,且其为本虚标实之症,虚症包括了气血虚弱、肝肾虚损等问题。

陈玫妃中医师表示,子宫肌瘤在传统中医被归属于崩漏、带下、症瘕等范围,临床容易有月经不规则、量多、痛经、血块等症状,且随着肌瘤生长的位置和大小不同,会有不同程度的下腹部压迫,严重会压迫到坐骨神经,导致腰痛、便祕和频尿。

消除子宫肌瘤!月经周期用药细细调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可配合月经周期和患者体质症状,调整内分泌和体质,缩小肌瘤,缓解不适症状。调理原则可分为经后期和高温期,经后期的月经排净,血海空虚,是月经的闭藏阶段,此时宜用补气、养肝血、调肾气的方药,但补气药需多过于补血药;若要加强消肌瘤,则可合并使用软坚、散结、化瘀、理气的方药,直到排卵期过后。

另一重要的治疗阶段则是高温期,由于女性荷尔蒙黄体素的增加,肌瘤会加速肿胀、增生,此时应加重化瘀、软坚、散结、破血、理气的方药,减少补益气血的药,一直服用到行经期前3日。

防子宫肌瘤复发 小心进补、多按足三里

不过,陈玫妃中医师表示,经药物调理缩小肌瘤后,若患者无法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持续破坏体质,子宫肌瘤仍会反覆复发,因此建议有子宫肌瘤体质的女性,平常应尽量少吃冰冷、生冷、烤、炸、辣等发物,不擅自服用促进荷尔蒙的健康食品,例如山药、蜂王乳或富含维他命E保健食品,也不要自行乱服中药药膳,以免造成肌瘤增大。

除了消极性防御之外,预防子宫肌瘤也可以采取主动的方法,平日多按摩足三里穴,增强身体机能;按摩合谷、三阴交、关元等穴位,有助于腹盆腔、子宫的灌流循环,达到化瘀散结、止痛的作用。(责任编辑:吴艳梅)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