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月经不调

首页 > 妇科 > 月经不调 > 预防 > 正文

心情抑郁可引发月经不调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9日

本网网2008-06-05我要评论

宋代妇科名家陈自明在《妇人良方大全》中指出:“凡医妇人,先须调经。”对月经病的调治原则是:调经先须调摄情志,究此理源于《内经》,因于妇女多郁。

《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古人对妇科疾病与七情内伤对脏腑相互之间的影响是很重视的,心情抑郁,不得疏泄,易导致月经不调,甚至经闭。

调摄情志是陈氏调经学说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在《室女经闭成劳证论》中指出:“盖忧愁思虑则伤心,而血遂竭,神色先散,月水先闭。且心病则不能养脾,故不嗜食。脾虚则金亏,故发嗽。肾水绝则木气不荣,而四肢干痿,故多怒,鬃发焦,筋骨痿。若五脏伤遍则死。自能改易心志,用药扶持,庶可保生。”

强调青春期女子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积思宿虑损伤心脾或暴怒气逆所致,这是有一定见地的。因积思在心,思虑过度则损伤心脾,脾虚则化源不足,冲任失养,而致形体消瘦及闭经。从另一方面看,暴怒伤肝而导致气滞血瘀,冲任受阻,而成经闭。所以陈氏提出“调七情,保神气”的调经原则,对后世妇科调经治肝深有影响。

夫肝主藏血,气结而血亦结,何以反至崩漏?盖肝之性急,气结则其急更甚,更急则血不能藏,故崩不免也。治法宜以开郁为主。”傅氏调经,无论经期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其病责之肝肾。强调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治血病注重调气机,治杂病重视调肝、脾、肾。

清代名家叶天士调经本“女子以肝为先天”,对月经病多从肝论治。秦天一对叶氏调经理论有如下评语:“观叶氏先生案,奇经八脉故属重要,其次最重调肝,因此女子以肝为先天。”

在临床中观察中发现,痛经患者中,肝郁气滞型占大多数;在闭经患者中,肝郁气滞型占三分之一以上;崩漏患者中肝郁化火占三分之一,其次是肝郁气滞血瘀;在月经先后无定期患者中,肝郁占三分之一以上。

说明临床常见的月经病均与肝的情态调节失常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直接关系为情态失调、失血、外邪侵袭等,间接关系为脾病及肝、肾病及肝等。所以月经病以肝之失调为多见,治疗当以调肝为主,七情病因在妇科疾病病因学中占重要地位,其范围广,理应引起重视,故大力提倡妇女月经期、妊娠期、产后期及更年期的精神调护,对于预防和治疗妇科病有重要的意义。

调节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对自己的调理,可以促进月经的进一步转好,形成良性循环、。由于本病主要表现为忧虑、焦虑。患者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做些令自己高兴的事来调节一下情绪,比如听听音乐、戏曲。或者和朋友聊聊天,多做交流,开导自己。一个人独处时,多看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或想一想自己曾经历过的愉快事,这有利于淡化对月经的关注,转移注意力,放松心情,对情绪的控制有好处。减轻心理压力对于烦躁不安,激惹性升高,常发无名火的患者,可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另外可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游泳、打球、练太极拳等,增强体质,锻炼意志。治疗本病,药物方面可选用安定、谷维素或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不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记不可随便乱用。(责任编辑:吴良针)

相关阅读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