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宫颈癌

首页 > 妇科 > 宫颈癌 > 治疗 > 正文

宫颈癌的放疗现状及其进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30日

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由宫体腔内镭疗开始至今已超过一个世纪,目前仍是宫颈癌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据国外统计,1982~1993年期间,在世界范围内,在治疗中曾用过放疗的病例超过宫颈癌患者总数的80%。放疗的适应症广泛,各期宫颈浸润癌均可采用放疗。例如,不适于手术的原位癌患者,可采用放疗;不宜行根治性治疗的晚期患者,亦可采用放疗进行姑息性治疗,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命。近年来,宫颈癌的放疗技术有了不少进展,我们将在文章中介绍宫颈癌的放疗现状及其进展。

宫颈癌的放疗现状及其进展

体腔内放疗技术的发展

体腔内镭疗开创了宫颈癌治疗的新纪元。但是,长期以来,体腔内镭疗未能解决医护人员免受放射线照射的问题。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的体腔内后装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医护人员得到了很好的放射线防护。后装技术治疗经由以往的手工后装到机械控制,发展到今天,很多先进的医院已开始应用计算机控制、带有治疗计划系统的多功能后装治疗机。因此,这种多功能后装机目前已成为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的放疗器械。

传统宫颈癌放疗应用的是低剂量率体腔内治疗。伴随着后装技术的出现,高剂量率体腔内治疗开始应用于宫颈癌的放疗。由于高剂量率治疗时间短,所以方便了病人,同时提高了单位时间内治疗病人的数量,因而特别受发展中国家欢迎。我国目前多采用高剂量率治疗,放射源多采用易于防护、短半衰期的同位素。此外,放射源的微型化使得近距离治疗特别是组织间插植治疗更为方便。

在放射源中,同位素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为近几年的一个进展。同位素锎作为体腔内放疗的中子源目前已在几个国家临床应用,且已用于后装体腔内放疗。我国亦有同位素锎后装机以及用于临床宫颈癌放疗的报道。

体外照射技术的改进

宫颈癌体外照射是为了增加a点以外的宫旁浸润区和淋巴转移区的剂量,可弥补体腔内放疗的不足。一个世纪以来,体外照射治疗机经历了从常规x线治疗机、同位素钴治疗机到目前多种加速器的应用三个阶段。由于放射能量的不断增加,也就增加了深部照射剂量,减少了皮肤剂量,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反应。从临床使用技术上讲,除了垂直照射外,亦出现旋转、钟摆等中心技术应用于宫颈癌放疗的报道。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近年又出现了γ刀、χ刀、三维适形照射、调强治疗等新技术。但是,这些新技术用于宫颈癌的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尚不能取代目前体外照射与体腔内照射相结合的常规放疗。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