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乳腺癌

首页 > 妇科 > 乳腺癌 > 治疗 > 正文

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9日

  1、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早期人们把这类药物叫做抗雌激素药物或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其作用机制是药物和雌激素受体(er)结合,使雌激素无法和er结合而起作用,即竞争性抑制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如乳房)起抑制作用,而在另外一些部位又表现和雌激素一样。常用的药物有三苯氧胺(他莫昔芬、tam)、托瑞米芬(枢瑞、法乐通)、雷洛昔芬(ly139481)等。

  三苯氧胺应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对er阳性患者有效率达60%左右。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应用5年三苯氧胺,疗效十分显著,总体可分别降低47%的复发率和26%的死亡率。术后辅助化疗后再序贯应用5年三苯氧胺,较应用一种治疗方法可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

  三苯氧胺为低毒性的内分泌一线用药,对绝经前、后的妇女均有较好治疗作用,一般不主张与其他内分泌治疗药物合用。三苯氧胺的推荐剂量为20mg/d。剂量增加,疗效并不增加,而毒性却极大地增加。大规模临床试验表明,应用三苯氧胺的最佳疗程是术后服药5年,延长使用时间,疗效增加不明显,而毒副作用明显增加。此外,三苯氧胺还可以减少对侧乳腺癌的发生率以及降低高危妇女的患乳腺癌的风险。

  三苯氧胺较常见不良反应有潮热(10%~20%)、恶心、呕吐(10%)、阴道分泌物增加,阴道干燥、外阴瘙痒、不规则阴道出血、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减退以及肝功能损害(如转氨酶升高、脂肪肝等)、闭经和血管栓塞和静脉炎等。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服用5年者,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增加3~4倍,定期妇科检查或子宫b超可起到一定预防作用。

  托瑞米芬是三苯氧胺的类似物,与三苯氧胺有相似的雌激素和抗雌激素活性,ⅲ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在转移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中,托瑞米芬组和三苯氧胺组的有效率相似,但托瑞米芬的毒副作用较轻。在非转移性乳腺癌的辅助治疗中,托瑞米芬组和三苯氧胺组疗效相似。在应用三苯氧胺有较大毒副作用时,可考虑应用托瑞米芬。

  雷洛昔芬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的一种,serm是指抗雌激素药物在有些部位(如肿瘤)起到阻断er的作用,而在另一些部位(如骨骼、心血管)则起到刺激er的作用。雷洛昔芬对er有高亲和力,对乳腺和子宫有抗雌激素样作用,而对骨骼、血管内皮平滑肌细胞显示雌激素样作用,所以过去常被用来预防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和降低血清胆固醇。临床治疗效果显示,雷洛昔芬可降低er阳性乳腺癌的复发率,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并不增加,反而有轻度降低。雷洛昔芬无明显毒副作用,对肝功能无影响。

1 2 3 下一页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