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多种内分泌新药应用于临床。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改以往“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的地位,成为治疗必须的甚至是一线治疗。1.内分泌治疗机制是激素依赖性肿瘤,肿瘤细胞上存在的甾体激素受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激素依赖性,其中对雌激素的依赖性最大。
目前已有多种内分泌新药应用于临床。内分泌治疗的效果也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一改以往“可有可无的辅助治疗”的地位,成为治疗必须的甚至是一线治疗。
1.内分泌治疗机制
是激素依赖性肿瘤,肿瘤细胞上存在的甾体激素受体具有不同程度的激素依赖性,其中对雌激素的依赖性最大。雌激素受体(er)未与雌激素结合时,细胞内的er和hsp90结合形成er-hsp90复合物,不能激活基因转录,而er和雌激素结合后,er-hsp90复合物分离并形成er同源二聚体使受体激活,激活的er和dna增强子(雌激素反应元件ere)结合成er-ere复合物促使形成转录起始复合物并诱发转录,产生生物学效应。现已发现受er调控的蛋白有pr、ps2、c-erb-2、srp27、tpa和组织蛋白d等。内分泌药物从不同环节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使肿瘤细胞停滞于g0/g1期,从而达到临床缓解。药物种类和作用环节如下:
①lhrh受体拮抗剂——与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lhrh)竞争垂体前叶的lhrh受体,减少促黄体激素分泌,抑制卵巢激素的产生。
②黄体酮类——通过副反馈作用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以降低血清雌激素水平;另外,还可阻止er在细胞核内的蓄积,使雌激素“无的放失”。
③芳香化酶抑制剂——抑制肾上腺皮质中雄激素芳香化成为雌激素的过程,减少绝经后雌激素的产生。
④抗雌激素药物——与雌激素竞争癌细胞的er,形成的复合物可降低癌细胞增殖速度。
2、内分泌治疗疗效和优点
2.1疗效总的来讲,未经雌激素受体检测的病例内分泌治疗的有效率为30%;er阳性患者的有效率为50-60%,部分内分泌治疗无效的原因可能与er发生突变、癌细胞中除er以外还存在其它激素受体甚至一种肿瘤存在两种不同的细胞群等有关;er阴性患者的有效率仅为5-8%;er、pr双阳性者高达70%;若er、pr、ps2蛋白表达均为阳性,内分泌治疗的敏感性更高,但有效率都达不到100%。
2.2优点
①毒副反应轻,对正常组织无明显损害,可有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②均为口服药物,使用方便。
③交叉耐药少,复发的病人仍有效。
④中位缓解期(ms)12—18个月,明显优于化疗的6—8个月。
⑤内分泌治疗的病情稳定(sd)病例,虽然肿瘤并未很快缩小,但可获得与cr或pr相仿的缓解期和生存期,因此sd病例应视为内分泌治疗有效。
相关阅读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