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乳腺癌

首页 > 妇科 > 乳腺癌 > 介绍 > 正文

乳腺癌治疗进展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23日

  经过许多学者多年来的努力,近10多年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的乳腺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的趋势。这无疑归功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的进步。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内分泌治疗、化疗和放疗。在可手术乳腺癌方面,保乳手术正逐渐代替全乳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扫仅限于淋巴结阳性病人;在放疗方面,放射野越来越小,部分乳房照射有可能代替全乳照射;在内科治疗方面,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显示其疗效优于三苯氧胺;蒽环类、紫杉类药物用于乳腺癌的辅助化疗取得了比传统的CMF方案更好的结果,剂量密度方案也显示了比3周期方案有效。而靶向药物(如赫赛汀)联合化疗则有可能成为未来乳腺癌辅助治疗的方向。   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高质量的生存期。对激素受体阳性和病变发展较慢的病人,内分泌治疗显示了其优势。而对激素受体阴性、肿瘤发展较快的病人,化疗成为首选。正在开展的化疗方案的研究包括单药序贯、联合等。口服希罗达由于使用方便、副作用较小,特别适合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希罗达单用或联合其它化疗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晚期乳腺癌的治疗。而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单用赫赛汀或赫赛汀联合化疗成为首选。   赫赛汀与化疗药物联合的生物化疗模式已在乳腺癌的术前、术后辅助治疗及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取得很好疗效,并逐渐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并且在临床上不断推广。   以上研究结果的变化,直接导致乳腺癌治疗观念的改变:从强调“最大耐受剂量”治疗转变为“最小有效治疗”,具体表现在小手术代替“毁损性”手术;靶向放疗代替大野放疗;剂量密度、个体化和靶向治疗代替大剂量化疗。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对乳腺癌治疗的深入研究,必将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关阅读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