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康网
疾病专题

痛经

首页 > 妇科 > 痛经 > 治疗 > 正文

灸疗治痛经效果佳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4日

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见于未婚女性,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医称本病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肝肾亏损五种类型。

灸疗治痛经效果佳

气血虚弱型,症见经后一二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

湿热下注型,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

肝肾亏损型,症见经期或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按之减轻,经色淡量少,伴有头晕目眩,精神不振,面色不华,纳少便溏,腰膝酸软。

气滞血瘀型,症见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

寒湿凝滞型,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黯黑有块,或畏冷身疼。

中药火灸疗法是根据中医痛症的辩证理论“不通则痛”筋脉绌急则痛的基本病机,选用不同的中药组方,组成一套完整独特的火灸疗法,灸疗对治疗痛经十分有效。

建议在月经周期来潮前5天开始灸,灸到不痛为止,坚持三到五个月,治愈率超过95%。

灸疗的基本穴位:

主穴:肾腧,关元,中极,合谷,血海,足三里,地机,三阴交和阿是穴。

气滞血瘀加次髎和太冲;寒湿凝滞加水道和大赫;气血虚弱加重气海和命门;湿热下注加带脉和行间;肝肾亏损加肝腧和太溪。

相关阅读

  • 宋逸民

    宋逸民

    主任医师擅长:盆腔炎,不孕不育,月经失调,贫血,卵巢囊肿,腰痛
  • 史敏

    史敏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疾病
  • 杨志宏

    杨志宏

    主任医师擅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畸胎瘤,腹腔镜手术
  • 赵魁

    赵魁

    主任医师擅长:乳腺癌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1957年由上海第一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

    西南医院坐落于两江环抱、山水相依的重庆市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
  •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

    新桥医院是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地方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保